关于X乡X村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

2024-09-05

关于X乡X村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


近期,县委办公室调研组以入户走访、座谈交流、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村情实际,较为全面掌握了X乡X村基本情况及发展重点。基于与村两委班子深度商讨,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实际,思考X村乘势发展的可行路径,形成调研报告如下。


一、村情现状


X村位于县城与X乡结合部,X与X国道交叉口东,距县城X公里,距乡政府X公里,交通便利,位置优越。全村有X个村民小组,X户X人,耕地面积X亩。2023年度成功创建“四星”党支部。


据村史所载,X村已有X余年历史。明朝时X河大石桥一带水面宽阔、土地肥沃。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,X家男子择优势地形于大石桥南旁居住,后迁移南高地(现址),故称X家桥村,后称X村。杨家居于此百年左右,招常姓男子为婿,两姓共存,因此有“常杨一家”之称。


X村历史悠久,钟灵毓秀。清光绪年间,有文武秀才,文秀才办私塾,不收学费,号称“学屋”;武秀才自幼习武,曾参加平息地方乱事。当代以来,更是有高级工程师、高校教授、省级劳模、团级军官、县处级以上干部共计二十余人。


(一)人口现状


X村共有户籍人口X人,主要姓氏为X、X两姓,占比分别为约45%、30%。常住人口约400人,以年长者及妇孺居多,其中在村集体务工30人。300余人外出务工,主要流入地为X、X,少部分在X附近城市。2023年全村死亡6人,新生儿7人;2024年上半年新生儿3人。


(二)基础设施现状


自上世纪末,X村进行庄基规划,东西方向主街宽12米,南北方向主街宽10米,其他胡同宽4米。主街两侧有绿化带共计1200米,主街及各胡同均铺设下水管道。村庄规整有序,每户360平方。村内基础设施较完备,2015年建设休闲公园1座,约3亩,有广场、健身器材、村史名人展示栏等。村内卫生保洁由乡政府统一负责。村内有小型超市1家,卫生室1家,无幼儿园、无小学,适龄儿童一般在就近的县实验幼儿园、X幼儿园、X路小学上学,分别距村4公里、3公里、4公里。村内无快递点,村民快递收发在城东各快递点,距村约3公里。


(三)产业现状


X村产业以种植业和加工业为主。


1.种植业。全村耕地面积1050亩,其中高标准农田230亩,人均耕地面积1.3亩,主要种植小麦玉米,少部分种植经济作物,如红薯、西瓜、药材等。


2.加工业。现有集体所有箱包厂1个,解决工作岗位30个,贡献集体收入3万元/年。红薯粉条加工作坊1家,为个体经营,生产旺季用工20余人。


全文约3742字,请下载后阅读、编辑。
阅读全文

(阅读全部图文内容,您需要先登录!)


推荐阅读

  1. 领导班子隐形变异作风问题查找清单
  2. 走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“新路”
  3. 在2024年全市社会化禁毒宣传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
  4. xx县水务局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汇报
  5. 公立医院满意度提升工作实施方案
  6. 组织部长在部机关全体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提纲
  7. 2025年作风建设学习教育集中整治问题清单
  8. 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“一支部一特色”品牌创建材料
  9. 党纪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问题分析整改材料(17篇)
  10. 四渡赤水专题​党课讲稿:从四渡赤水中汲取智慧和力量
  11. 政研室主任参加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总结交流发言
  12. 在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
  13. 巡视整改情况通报汇报专辑汇编10篇
  14. 市住建局推进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汇报材料:搭建平台活化载体

文章排行

微信端二维码

  1. 扫码进入《老笔杆子》微信端

客服二维码

  1. 扫码联系《老笔杆子》客服